人生故事
主页 > 人生故事 > 内容页
2013-07-16 21:39 作者:admin
复旦硕士创建“有毒食品维基百科”
  

     如果每个有毒食品的制造者都选择这种思维方式——一个行业的人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觉得这样就安全了——那么这场博弈就没有赢家,因为大家都在“易粪相食”,但“事情不会自己慢慢变好,需要外界的动力与刺激”,吴恒说,“掷出窗外”是每个人对食品安全问题应有的态度。

  最近,吴恒做了件事——6月17日凌晨,他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发布了一个名为“掷出窗外”(www.zccw.info)的网站,并同时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和《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我们应有的态度》等报告。这组报告经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站传播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网站上线第一天就有一万的访问量,用完了我预计一个月15G的流量。”这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生说。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如果不是一篇“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的新闻,吴恒怎么也不会意识到,原来食品安全的威胁离自己那么近。

  研二快结束时,吴恒在寝室埋头写论文,导致作息不规律,总是赶不上食堂的饭点,于是习惯了叫外卖。他最爱吃的是学校后门小餐馆的铁板牛肉盖浇饭,“经济实惠,不到10元却有大块的牛肉”。室友劝他说,这么便宜的牛肉一定是假的,但吴恒不以为然,他觉得口感和味道都不差。

  直到今年4月,他看到牛肉膏的新闻,“那一刻,五雷轰顶”。

  在三聚氰胺危机爆发时,吴恒虽然愤怒,但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得知火腿肠里掺了瘦肉精后,他说自己不怎么吃火腿肠;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地沟油报道,他不常在外吃饭……直到牛肉膏横空出世,吴恒赫然发现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于是,吴恒决定以此为起点,做一个近十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调查,让更多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在搜集了两三天资料后,他发现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随便一个关键词,一检索都有五六千条”。

  5月11日,吴恒在人人网上发了一篇日志,正式征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入他的行列。很快,就得到了33人的回应,这些人中,只有五六人和吴恒有过私交,有几个已经工作了,甚至还有三个成员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和韩国。

  在日志里,吴恒引用了约翰·多恩的短诗《丧钟为谁而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水温高了,惊醒的青蛙能多一点”

  5月13日,志愿者团队正式开始运作。按照吴恒计划的进度和分工,项目分成资料统计、数据分析和结论展示三部分,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

  他们首先找到了医源世界网的“安全快报”版块,内有约一万条记录,包括近六千篇历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吴恒说:“我们所做的是从中精简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找到它们的出处,并提取关键词,方便索引。”

  这是整个项目中最繁琐,所花心血最多的部分,但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部分。33个人按时间段分工,分别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最后汇集到吴恒那里。但考虑到单靠“安全快报”上的资料来源太单一,他们又根据不同时段去找其他网站的食品安全报告和主流媒体的食品安全专题,与手头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添加。“学历史的,特别看重这一点。”吴恒说。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说法或描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