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能带来什么
年轻的公司人能够从这样的群体里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因为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或者同龄中比较优秀的人,他们可以让刚刚开始职业道路的公司人少走一些弯路。而一些基于兴趣的团体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开阔自己的思路,认识很多日常工作中没法接触到的人。
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脉所占的比重要远远超过个人能力,在卡耐基看来人脉占一个人成功因素的比例高达85%。按照吉拉德的“250人法则”,一个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大约维持在二百五十人左右,而圈子可以将这个数目以几何倍数扩大,并且这样的人脉称得上优质——基本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以及高于自己。
你是圈子里的谁
圈子里的核心人物通常在一个行业中做得不错,或者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展露出特别的天分。除了这种角色外,还会需要能担负传递、沟通、暖场等功能的角色。就像在一场小型聚会上,有开场时站在聚光灯下致辞的人,有端茶送水的人,有在门外接收快递送货的人,也有在会场里专门介绍新老成员互相认识的人,各自都有分工。
在圈子里担任什么角色,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如果发生变化,也可以看做是公司人自己本身改变的过程。
王露从工作第一年开始,每年都参加驴友活动,但别人规划的路线有时候并不是她想要去的,她的一些建议也无法得到回应。于是从2007年开始,她便尝试自己组织爬山活动和徒步行走。
最初看论坛里其他人召集活动,她觉得一点不难。一旦自己做就发现其中涉及的事情非常琐碎,有时候一些细节想不周全会增加很多麻烦。旅行的中途还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出行前后需要不断和别人去沟通。尽管平常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和人打交道,但出行的组织工作还是让她觉得“非常麻烦”。
她需要不断发邮件给驴友们来反复确认对方的想法。为了使一个行程尽量完美,她事前要想得很细致,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几次担任领队让她有了一个驴友小组,这个小组和她的本职工作也产生了交集——有同行在她半夜加班的时候和她一起讨论工作。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活动组织经验让她在工作方法和与人交流上也有所改变。
像王露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她只是处在一种由热爱户外运动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较为松散的组织中,随着她个人意愿的生成和凸显,这种松散的组织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她有目的地成为一名“圈子建立者”即使她不发起,也会去加入一个更为稳固的群体。
公司人的圈子也有长短期之分。如果是公司性的行为,更会流于长期;自发组织的活动会由于组织者的退出或兴趣转换而消失或有所调整,但也是最可能成为终身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