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职场故事 > 内容页
- 2014-12-07 11:02 作者:未知2
-
一年一度的暑期早已开始,从“象牙塔”中钻出来的学生开始陆续寻求暑期工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和往年一样,他们无非是去商店当促销员,去面包店里做个小工,有的人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有的人则是为了多一份经历,但不同的是,今年暑期工大部分是“90后”一代,暑期生活中,初入社会的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考验,带来怎样的思考?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为读者讲述了部分本地和外来学子寻“暑期工”的故事。
挫折
故事一 优秀生面试迟到被拒
在进入大学以前,小秦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殷实的家庭背景、优异的成绩一直都是她骄傲的资本,但没想到大学多了一门实践课,每年暑假都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并得到相关证明,这让从未参加过什么社会活动的她犯愁了。第一年还能悄悄地用父亲厂里的公章盖一下敷衍了事,后来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借暑假出去打工赚钱来进行社会实践,从不缺钱的小秦也蠢蠢欲动。于是,七月刚到,小秦便开始在各大网站上搜寻暑期工的招聘信息。
好不容易联系到一家公司面试,本来小秦的父母答应了要陪她,不巧当天有要事,只好让小秦一人开车前往,但不想因为错过了面试的约定时间,公司的人事部门以不守时的理由直接把她拒绝了。
第一次失败的经历让小秦再也不敢贸然出门,便把目光锁定在离家不远的西饼店。由于西饼店的要求不高,负责人决定让小秦试工,先做四个小时的服务员。等新鲜感过去了,小秦也开始觉得累了,到后来人少的时候小秦倚着柱子偷起懒来。第一天上班回家后,想想每天站八个小时实在受不了,第二天便以各种理由推掉这份工作。
就这样又在家玩了半个月,小秦便自动请缨到了父亲工厂的秘书处,负责电话接线。刚上岗的时候特别忙,本来对着生人就有点腼腆的她在对方的咄咄逼人之下根本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需要别人来“救火”。
迷茫
故事二 乖乖女出门不认路
刘薇可能是一个极端案例,不过这也是一位“90后”找暑期工的真实经历。
一直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的刘薇,大学也选择了广州的一所高校,距家只有一条珠江的宽度,她拒绝集体生活,拒绝坐公交。暑期一开始,刘薇在同班几位相好朋友的“怂恿”下,决定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前往番禺某公司做办公文员的暑期工,待遇是50元/天,实习时间是一个月。
可是集合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刘薇和他的父母彻底改变了这样的想法。
话说当天早上9时左右,她才从五羊新城的家中出门前往集合地点番禺广场,“我还真不知道哪里是番禺区。”
刘薇说,她问了母亲后才大致知道,决定先坐公交后坐地铁,“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一辆公交车,才发现要2元的路费,又在钱包里找了半天。”刘薇最后上了车,到了五号线的五羊邨站下,她以前很少坐地铁,刘薇红着脸问了一圈才买到地铁票,不过她又坐错了方向,最后终于到了番禺广场,但距离集合时间已经过去快一个小时了,对方告诉她,让她再想办法自己直接去公司,“番禺我真的一点都不懂路,想到这里,我还是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来接我。”
放弃
故事三 租房难放弃找暑期工
“小城市没有机会,去广州又要租房,想找个暑期工真不容易。”昨日,满街找工的湖南大学大三学生小梁向记者抱怨道。小梁是郴州人,今年将升大四,本想好好利用这个暑假锻炼自己,提早进入社会,不料奔波忙碌了快一个月却均无所获,老家没有合适的单位接收,而在广州实习又要找房租房很是麻烦,“现在租房这么贵,我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