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主页 > 寓言故事 > 内容页
2012-02-29 19:52 作者:admin
只识三个字照样当老板(2)
  



  当时的生产工序几乎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有一道工序是捣麻椒、切辣椒。这可不是好“玩”的,随着刀起刀落,溅起的飞沫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泪,工人们谁也不愿去做这道工序。于是,陶华碧就亲手操刀,她一手握着一把菜刀,两臂一用力,两把菜刀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员工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拿起了菜刀……那段时间,他们的工作很艰苦,陶华碧身先士卒地干,结果肩膀得了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了。

  最发愁的是,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余下的都要自己出去推销。于是,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没想到,这种笨办法效果还真不错,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深感意外,却也因此吃了一颗定心丸。

  1997年6月, “老干妈麻辣酱” 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有杀出贵阳的势头。精明的陶华碧心想:水深水浅都试出来了,我“老干妈”还怕什么?老话不是说要“趁热打铁”吗?索性,我扩大规模,把工厂办成公司得了!

  “绝招”二:“感情投资”拥有超强的凝聚力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最令她头痛的是,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特别是工、商及政府其他部门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作为民营企业,她还要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讲话稿上台发言……所有这些,对于没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

  没有规矩哪能成方圆?没有文化怎么上“讲台”?望着越积越多的文件,办着什么都得试探着去做的公司,陶华碧首先想到的是请能人。她按照自己朴素的感情,制定了惟一的择人标准: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可具体该请什么样的能人呢?她想来想去,把自己的长子当作了比较的标准。

  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时在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当时的陶华碧眼里却已经是了不起的“秀才”。她想先把李贵山拖到自己这个民营公司来帮忙,却又不忍砸了他的铁饭碗。没想到,李贵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和顾虑后,却笑着说:“都什么年代了,那还有铁饭碗?!”她还是不同意,可李贵山自作主张,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

  李贵山帮助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整章建制。李贵山读,陶华碧听。听到重要处,她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帮母亲“看”完了文件,李贵山便开始起草规章制度,然后再读给母亲听。陶华碧听得极为认真,听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然后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意,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画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哪知,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说:“这三个字,很复杂,很复杂呀!”

  在长子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终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规章制度,宽严并济,奖惩分明。但是,只有长子帮忙,陶华碧还是深感人才不够。于是时隔不久,她又招聘了一个具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怎么培养这个人才,又怎么留住这个人才?没有文化的陶华碧却有她自己既朴素又独特的“绝招”。本来,她招聘这个本科生的目的,是想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却没有马上任命,而是先让他在公司里做杂活,用她的话说:“这是淬火!”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国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场,这一招用她的话说:“这是磨磨!”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办公室主任……这个人,就是如今“老干妈”公司里的第三号人物王海峰。如何管理好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呢?陶华碧又有她另外的同样既朴素又管用的“绝招”:实行管理亲情化,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站认可其说法或描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