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校园故事 > 内容页
- 2014-04-12 09:21 作者:天天故事
-
2003年,12岁的刘思宇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志愿者、红丝带的介绍。当时刘思宇就特别想要加入。于是他主动去西双版纳的志愿者协会注册。
而真正使刘思宇决心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见面。那次刘思宇跟着志愿者协会的哥哥姐姐们去了云南寨子,给艾滋病患者的家庭送慰问品。其中,有一家男主人因为吸毒交叉使用针具感染了艾滋病,丈夫把病毒传染给了妻子,又通过母婴传播把病毒传染给了孩子。他们一家因为感染艾滋病被村子里的人赶了出来。
男主人早已经不在了,只剩下妻子和女儿相依为命。送完东西,小女孩拉住刘思宇的衣襟,给了他一包东西。打开来,是钱,是些一角、两角、五角、一块的钱。
刘思宇问:“你为什么给我这个?”
小女孩说:“哥哥,给你这些钱,你能救我的妈妈吗?”刘思宇一愣,说:“政府会救***妈的。”小女孩又问:“那我的妈妈会死吗?”当时刘思宇就哽咽了,不能说出一句话来。
女孩的问题是刘思宇一辈子也回答不上的。从此以后,刘思宇才坚定了这项事业的决心。他是带着一颗不忍之心真正进入公益领域的。
有人问过他:“这个时代,你好心去帮助一个人,反而可能被那个人伤害,你为什么还要做所谓的公益?”
刘思宇说:“我不相信有完全的坏人,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光明而美好的,只是现实会压抑我们内心本来的美好。”在西双版纳的几年,有时没法回家,刘思宇便在野外露宿。
有一次,猎人追赶一只野生动物,刘思宇就跟着他,试图阻止他猎杀。就在猎人瞄准动物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刘思宇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上前用身体挡住枪眼,义愤填膺地说:“你不能杀害野生动物!”突然,猎人跪倒在他面前:“如果今天打不到猎物,我家这个月的经济来源就断啦,我还有父母,还有上学的孩子啊!”
刘思宇心里很是难受,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公益还是环保,首要得保证人生存的权利。空喊口号是行不通的。日后,刘思宇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去村寨里宣传环保,他不再是拉上横幅让大家签名宣誓,而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教村民如何环保,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
从12岁到18岁,刘思宇跑遍了西双版纳,撰写了《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他拿着这份报告找政府,可政府的人连门都不让他进。不让进,刘思宇就靠着玻璃门站着,一连五天,政府的人终于让他进去了,也看了报告,并接受了其中的某些建议,开始着手环保的工作。
刘思宇说:“我促成一些改变,而不是仅仅等待改变。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2006年,刘思宇参加完中考,开始利用假期在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环境保护与“禁毒防艾”宣传,给孩子们赠送衣服和书籍,在村寨宣传推广节能灯的使用。那时,刘思宇的父母一个月总共能挣800元钱,而他每月的花销就要400元左右,但他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却不到100元,每天只吃玉米和包子,剩下的钱都悄悄用来做公益了。
由于经常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并多次获奖,那时候的刘思宇已经有了一些稿酬和奖金,但他舍不得给自己花,而是用来买节能灯送给村民。到了冬天,他还穿着一双凉鞋,也没有棉衣。同学们问他:“你不冷吗?”刘思宇装作不冷的样子说:“我已经习惯啦!”一天,他实在冻得受不了,向老师请了假,飞快地跑出去买了一件薄毛衣,没等走出店门,便撕掉了标签,在店员诧异的目光里,把毛衣套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