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人生故事 > 内容页
- 2012-08-03 21:20 作者:admin
-
他祖孙八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偶尔进城,看那高楼林立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知道了做一个城里人的悠闲和自得,但他想那不是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是那么聪明,他突然意识到了,应该让自己最喜欢的大儿子成为一个城里人,让他过上比自己好的日子。要想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城里人,最简单(当然也可能是最困难)的方式足让儿子上大学。
一大家子人,只靠他和妻子种那20来亩薄田,收入只够糊口。但是为了培养儿子,他四处举债,硬是把儿子送到了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
争气的儿子没有辜负他。 2000年,儿子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时,他已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
儿子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他都全力支持,只是儿子提出要登山时,他犹豫了,但是也只是犹豫,最后他还是答应了儿子,借钱寄给儿子作为登山的费用。因为,那是学校的一个集体活动,他不能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说儿子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可是,儿子这—去就没有回来。当学校把他和妻子请到北京后,告诉他们,孩子们遭遇了雪崩……他悲痛欲绝。
几位遇难学生的家属向校方提出了一些要求,家属们商量:学校是有责任的,我们要盯住校方,让他们满足我们的要求。大家一次次地向校方交涉,双方僵持着。学校分别找几个家长谈话,劝说他们后事处理完了,回去吧。遇难学生家属代表与大家商定:不满足我们的要求,绝不离开。可是,当学校宣布一切后事处理完毕后的第二天,他领着妻子,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便悄悄地离开了北京。
刚到家,北京的电话就打来了,是家属代表,“你怎么能走呢?你怎么能偷偷地不告而别呢?孩子们的事不能就这样完了,而且你儿子是最冤的一个,他不该死,他本来不是A组的,是C组的后勤,是临时换上冲顶的。你说学校没有责任吗……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坚持下去,他们就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你那些欠款一下子就可以还清了……你这样做是为什么?难道你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他哽咽着说,“你爱儿子,我也爱儿子,正是因为我太爱儿子了,我才这样做的。因为、因为孩子在学校表现得那么优秀,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上上下下对儿子印象那么好,我担心我们这样与学校僵下去,对儿子影响不好……”
对方什么话也没有再说,一会儿,电话挂断了。
不久,那些家长们也离开了北京。遇难者家属与校方的冲突就这样解决了。
这位家长就是北京大学山鹰社在希夏邦玛西峰遇难的学生之一张兴佰的父亲张清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腰店村的—位普通农民。